详情
分享

【城记】第9期:民国书刊报纸中的益阳图鉴映记(下辑)

城记专栏 2020-05-29 09:18 阅读 8192

【城记】第9期:民国书刊报纸中的益阳图鉴映记(下辑)

• 近年,笔者对晚清民国时期的益阳影像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多半归于挪威湘中信义会回流那一批老照片,通过老照片的收藏和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寻得更多图像,从而弥补益阳地方百年影像领域的缺失。

 导语:

    近年,笔者对晚清民国时期的益阳影像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多半归于挪威湘中信义会回流那一批老照片,通过老照片的收藏和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寻得更多图像,从而弥补益阳地方百年影像领域的缺失。      

    挖掘一个地方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影像,来源无外乎三个点,一、旅居于此的西方传教士或记者,二、地方书刊报纸媒体或官方的记录等,三、本籍名人或政要私藏。而本辑关于益阳的图像主要来源于晚清民国时期的地方书刊报纸中,安化、沅江、桃江、南县等益阳属县均有涉及,图像内容体现的领域有民政、矿产、风景、人文等,极具历史研究价值,只可惜因年代久远,也因当时印刷技术的局限,老书刊报纸上的图像普遍模糊,均不够清晰,其中部分图像后期进行了上色美化及脸部Ai技术处理。


SADNESS千住明



益阳板溪锑矿全景图(1938年)


益阳板溪锑矿之“入山道洞口”(1936年),民国时期,因板溪锑矿场距桃花江约有40里路,板溪锑矿还修筑一条板桃铁路,拥有2个火车头和20余节车箱,用于运输矿石。这便是益阳历史上的第一条轻便铁轨。

No.1

板溪锑矿位于益阳市桃江县内,创立于晚清光绪年间(1895—1896年),至今有120多年历史,早期湖南巡抚陈宝箴指派湖南矿务局官办,后因亏损,湘潭人梁焕奎、梁焕章兄弟接办矿务,并改为华昌炼矿公司,1914年,公司历尽艰辛,通过改良技术,产品不仅远销欧美,还在纽约设立分公司。当时在省城长沙建有华昌矿务总公司,就有约十余万平方米的建筑,公司办公楼紧靠着面临湘江的楚湘街,包括有自己经营的轮船码头、机械修理车间、仓库、工人宿舍、化验室和大型冶炼锑的设备厂房,并附属有电力厂与自来水厂。鼎盛时期曾购置两艘“华运号”、“华美号”轮船,配有5条千吨级的铁壳驳船,运输矿石和纯锑,有员工近十万之众,成为当时湖南质量最好、规模最大的矿务公司,120年多年后的今天,在板溪这家百年锑矿公司,至今仍在正常运转。




No.2

上世纪三十年代拍摄资江十洲。明朝天启年间知县邓元忠在洲上建有斗魁阁,后年久失修毁于水患,清乾隆十二年知县高自位复建魁星楼,嘉庆二十五年,刘安铎之妻罗氏重修,同治年间乡贤徐维澧又修之,几百间总是屡毁屡建,坊间对此称呼不一,有十洲亭、刘公滩、魁星楼等之称。1952年2月,为根治资江下游的刘公滩、包子洲滩经益阳地区公署同意,拆除了江心阻水碍航的魁星楼。据称当年在拆迁时,大家发现塔的设计十分科学,塔建在许多木墩上用铁链拴住涨水时不会浮走,还在塔下发现藏有宝物。





No. 3

南县位于洞庭湖以西,赤沙湖之北。湖乡泽国,九岭十三岗,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过往船只常事停泊。光绪二十一年,官设南洲厅抚民府于乌嘴,两年后移迁九都山,遂于正码头东,修“官码头”、“官正街”,并将“正街”与“官正街”连接起来,因官正街地处正街以东,这一条连接起来的街,称为“东正下街”,原来的正街就称为“东正街上街”了,衙门、学署、汛官署、考棚、谷库、城隍等都在这条东正街上,是为南县之正街码头。民国十七年,南县民房大火,东正上、下街几乎被全部烧毁,灾情惨重,坊间称“烂县”。




No.4

益阳泥江口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以奥陶纪黑页岩为多,盛产石灰石、煤炭等,早在明朝末年,泥江口就有先民开山烧制石灰,至晚清民国,烧石灰一直是当地的支柱经济产业。图为泥江口乡民在开采岩石烧制石灰的原料。




No.5

湖南信义中学传道团支部全体成员合影。




安化罗溪市火灾后的民居(1928年). 


安化县张发奎之兵灾惨状(1930年).


安化水溪坪大火后摄影(1929年).

安化常安镇旱灾情形(1929年).


安化梅城火灾后惨状(1929年). 

No. 6

民国17年—19年,火灾、兵灾、旱灾等接连不断的发生在安化县,湖南省赈务会派出专人赶赴灾区复查拍摄,向省民政厅呈递灾情报告,也择其重要的在旗下刊物《湖南赈务会刊》中登出,向全国通报湖南灾情,唤起国人的重视和援助。



安化柑子园锑矿全景. 


安化渣滓溪锑矿剪影. 


安化花岩冲乡民在淘洗沙金之情形. 


安化林家冲小河边露出的奥陶纪石灰岩层. 


安化东坪市资江远景.

安化廖家坪的河谷在进行锑矿开采.


安化犁头山之晏家铺石灰岩. 


安化青山冲含赤铁矿的棋子桥灰岩洞穴. 

No. 7

安化县在雪峰山北段主干带,地形地貌多样,地势从西向东倾斜,境内群山起伏,岭谷相间,有较大的山脉29支,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57座,属典型的山区县。1938年,湖南地质调查所将安化县作为全省重点地质矿产基地进行全面考察调研,发现安化其境内蕴藏丰富的锑、钨、钒、锰、黄金、铅锌、煤、重晶石、石英石、花岗石等矿产资源,此组图摘录于1938年的出版的《湖南省地质调查所专报》,为近代安化县地质矿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图文史料。




中国军队(国军)凭天险守卫洞庭湖畔.


华炮兵阵地,神勇无比,防守洞庭湖南岸,阻止日本陆战队之登陆.


沿洞庭湖一带为沿湖沼泽区域,华军利用对当地地形之熟悉,以神速之行军包抄日军后路. 

No. 8

抗战时期,日军为打通中国与东南亚的运输通道,中日两军在湖南洞庭湖区域展开拉锯战,1939年,日军发起攻占长沙的作战,日军利用其海军的优势,在洞庭湖北岸的岳阳集结了大批舰船向洞庭湖南岸的沅江进攻。图一为中国随军记者在拍摄,图二、三为中央社的美国记者爱司葛俊拍摄,上海著名画报《良友》杂志在1938年第148期上刊登。




No.9

这张北洋时期的益阳县知事公署照片(后改为益阳县政府)是由挪威传教士拍摄,原件至今保存在挪威差会档案馆,关于益阳县知事公署建筑的历史照片一直是空白状态,这张县知事公署旧照属于第一次公布于世,对益阳近代史的补充极具研究价值。




No.10

1918年,南县西乡学校第一次联合运动会,原图摘录于当时发行最长的、流行最广的教育刊物《教育杂志》。




No.11

从资江北岸的五马坊牧师楼眺望南岸。来源于挪威信义档案馆馆藏影像。




No.12

1931年,南县暴雨连绵,城内遭遇严重水患,图文灾情刊登在当年的第二期的《湘灾特刊》。




信义女子圣经学校的学生在进行晨操


信义中学堂举行全校运动会. 


益阳信义中学堂运动会剪影. 

No.13

此组图文刊发在《中华信义报》,拍摄于1924年,属于挪威湘中信义会较早期的影像资料,当时挪威湘中信义会在益阳创办了信义学校、信义医院、五马坊和桃花仑教堂、女子圣经学校、瞽目院、育婴堂等文教卫善的项目,给益阳开启了科技文明的近代化新进程。




No.14

1916年,安化滨资高等小学第五班毕业班合影。1890年,安化文人黄岱钟(清光绪乙酉科举人)、黄运潘(清光绪丁酉科解元)创办滨资书院,院址在安化县鸦雀坪,书院可容师生200余人。1897年安化名人夏默庵任职该校校长,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名为滨资高等小学堂。民国建立后,改为县立第二女校,后又改为县立职业学校。抗日战争时期,又作为省立五中校址。新中国成立后,省立五中迁梅城,再迁宁乡,校舍旋被拆毁。




No.15

1936年,桃江王家冲(现灰山港镇铁矿坳村)资湘锑矿公司。




No.16

洞庭湖之夕阳美景,摘自1930年版《中国大观图画年鉴定》


没有更多内容了~
城市通